-
图文榜单
- 1.
谁知道台球的九球打法和规则
- 2.
最近打麻将打一次输一次就没赢过怎么回事
- 3.
下五子棋有什么绝招吗
- 4.
有没有玩数独的高手啊给透露一下窍门呗
- 5.
象棋巫师3579关怎么过
- 6.
象棋中单骑救主这残局何解!
- 7.
数独请提供解题思路
- 8.
中囯象棋怎么玩
象棋棋谱弃马十三招
整理:yaobaiwang.com 时间:04月12日
象棋棋谱弃马十三招
象棋棋谱中的弃马十三招,是明代东海朱晋桢所辑象棋书谱《橘中秘》中的第一编第一局,又称舍马十三招、弃马十三杀,是《橘中秘》的招牌棋谱。
具体着法:炮二平五 炮8平5、马二进三 马8进7、车一进一 车9平8、车一平六 车8进6、车六进七 马2进1、车九进一 炮2进7、炮八进五 马7退8、炮五进四 士6进5、车九平六 将5平6、前车进一 士5退4、车六平四 炮5平6、车四进六 将6平5、炮八平五。
扩展资料
弃马十三招的简介
在《橘中秘》中的名字是: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着法,弃马十三招是民间的名字,而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人看来也不是那么吉祥,总给人一种冷冷的恐怖的感觉。
弃马十三着中双方以顺跑开局,红方从第六着开始弃马设下陷阱,黑方吃马中计,到第十三着即认输。全局仅十三回合,可谓鬼斧神工,天作之合。
对于许多象棋初学者来说,在本局中不仅可以认识到红方的弃马骗着,更能对铁门栓、大刀剜心等古典式杀法印象深刻,其第6回合的进车弃马,可谓突破黑方防线的灵魂着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弃马十三着
象棋棋谱
棋谱你看不懂吗?就是一格一格的就叫棋谱!要是说棋步~~~~~那你慢慢听我说吧!每方从自己的右手边往左边数都有九个交叉点分别就是1——9路(一至九)路!刚摆好的棋最底下是车马象士将士象马车分别为1——9路!炮则二路与八路!卒分别为1——3——5——7——9路前为进后为退行为平假设你三路上的卒往前二步就称卒三进二!一路上的车往前一不称为车一进一!三路上的象飞到九宫上部称为象三进五,因为九宫上部从右边开始数正好是五!再设你二路上的炮没动过一下就走到对方的炮位上就称炮二进五,亦可称炮火过二!注:对方的路线和我方是相反的对方的一路正是我方的九路!以此类推才有规律!中国象棋博大精深!共三十二个棋七个兵种,棋盘上有九十个交叉点!至今还未有人走过两盘一模一样的棋!变化多端,其中高手认为最厉害的兵为马,一般人认为是车!高手称车的棋路只走四方又太明显!而马是八面威风可走八个位子暗藏杀机一般不易看出!相信你是个爱好着吧?我也算是个象棋爱好着,但棋艺不高又加上好几年没走了!你见过下棋不用棋的人吗?放脑子里走!我以前年轻的时候试过但还是老是会忘记。
现在~~~~~老了不行了你们后生可畏!好好发扬中国象棋!不知道说了这么多对你是否有点帮助!要是有的话就请加一分给我吧!最后祝你开心!有机会我们切磋一下象棋!...
中国象棋棋谱口诀
象棋谱式
将军不离九宫内,士止相随不出官。
象飞四方营四角,马行一步一尖冲。
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
唯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
宜用心机
象棋易学最难精,妙着神机自巧生。
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
他强己弱须兼守,彼弱吾强可横行。
更熟此书胸臆内,管教到处有芳名
中炮局
起炮在中宫,观棋气象雄。
马常守中卒,士上将防空。
象要车相附,卒宜左右攻。
居将炮车敌,马出渡河容。
士相局势
炮向士角安,车行两路前。
过河车炮上,炮在后为先。
集车拿士相,仍教炮向前。
敌人轻不守,捉将不为难。
飞炮局势
炮车边塞上,临阵势如飞。
虚隙井图象,冲前敌势危。
绝敌寻先子,无语自沉吟。
车将车破敌,变化少人知。
象局势
象局势能安,行车出两边。
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
炮急常行动,上士必相圆。
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行。
势成方动炮,攻敌两河边。
劝君依此诀,捉将有何难。
破车势
一车在中营,鸳鸯马上攻。
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
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
胜宜得先
得子得先名得胜,得子失先却是输。
车前马后须相应,进退应须要付车。
《棋经论》 夫弈棋者,要专心、绝虑,静算待敌,坦然无喜怒挂怀。大抵一局之中,千变万化。
如车前马后,发炮逐卒;如电掣雷,炮铺卒行,逼近士、象,如狼奔虎跃。顺手炮,先要活车;
列手炮,补士要牢;士角炮,急使车冲;当关炮,横车将路;破象局,中心进卒;解马局,车炮
先行;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最宜。马飞过角,
车便巡河。未得路莫离本位,已得势便可争先。鸳鸯马,内顾保塞;骑河炮,河岸拦车,禁子得力;
两肋车,助卒过河;正补士,等他车路;背立将,忌炮来攻。我势弱勿轻进;彼势强弃便攻。弃子
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输手。急赶将有后着可行;慢入悻无内子宜动。士象全或可和;士象亏兑他
车卒。算隐着,要成杀局,使急着,恐悻不完。得先时,切忌着忙;输棋时,还叫定心。子力猛,
局中寻胜;子力宽,即便和。学者详察于斯言,可为国手矣。